三峡能源发布《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分享至:

  以“价值创造、本质安全”为出发点,秉持“智能・高效・专精・安全”愿景,三峡能源发布《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智能化转型迈出坚实的一步。

  白皮书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革新新能源运维模式,减少简单重复劳动,提升人员专业化能力,从而实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及优化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场站在无人、少人场景下生产运维的安全保障能力。

  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智能场站建设的转型需求、体系架构、技术方案、实施路径及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三峡能源基于云边协同架构的集成技术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云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算法及前沿技术,与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等云端系统无缝衔接,实现新能源场站的智能安防、巡检、监测及协同等功能的云边一站式管理和业务闭环。同时配套发布5份智能新能源发电场站建设规范,为存量电站改造和新建电站智能化部署提供了技术框架和实施标准。

  白皮书创新性定义智能场站建设分类体系,根据电站规模、集控建设、设备构成、人均劳效等多种因素将智能场站分为完整配置(一类)、通用配置(二类)和精简配置(三类),旨在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降本增效及保障安全等管理目标。

  三类场站的分类原则、边界条件、参考标准及设备配置清单在白皮书中予以明确,各新能源场站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选择适配的建设类别。同时提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场站建设行动计划,详细规定了新建与存量电站在智能化改造中的实施原则、体系要求及全流程管控措施。

  截至目前,三峡能源已有6座电站完成智能场站建设,已有超过20座电站启动内部立项,计划于2025年全面启动建设。后续,新建电站的智能化配置将在可研、立项以及投资决策各个环节进行研究部署。

  《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三峡能源在新能源智能化转型领域进入新阶段。未来,三峡能源将持续发力,围绕电力生产全流程开展智能化升级,充分释放数智化的强大赋能效应,持续推动场站向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浏览次数: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7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