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三峡在行动】抗“疫”硬核夫妻

  疫情发生以来

他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

接送医护人员 拿药取药送药

帮助采购运送生活物资

  解决驻厂职工后顾之忧

  成为守卫这座城市的“摆渡人”

她作为一名社区干部

服务三个小区共2000户6000余人

测量体温 汇总表格小区值守 环境消杀

从腊月二十九到现在

  一天也没休息过

抗“疫”第一线

他叫马冰 她叫雷建英

他们坚信坚持做正确的事

  武汉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让原本喧闹的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之下,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可以是局外者。有这样一对夫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逆行者”的坚毅果敢。

马冰,三峡集团湖北能源鄂州发电公司财务部主任,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成为了守卫这座城市的“摆渡人”;马冰的妻子雷建英,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一直坚守在抗“疫”的第一线。

   别人为咱,咱不能干坐着

1月23日,武汉“封城”。 “公共交通停运,很多一线医护人员只能步行或者骑单车回家。他们辛苦地为咱们,咱们不能干坐着。”马冰说。

大年初一,马冰接到了第一个任务,送武昌医院一位医生去上早班。武昌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很少有人听说过这家位于武昌杨园小巷里的医院。医院路口处,医生担心他被感染,要求自己走进去,但在马冰的坚持下,车转进小巷,在门口停下。此时,身穿防护服的医护正从救护车上搬运病人下来,而医院门口的小店门前摆放了一地的黄菊,气氛悲痛压抑。

  

  马冰参与义务接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医院的场景给马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马冰除了接送医护人员,还运送过药物及救助物资。怕妻子担心,有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马冰没告诉她。

由于更多的医院被转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已经不具备正常通勤上下班的条件,医护人员除了发出交通求助信息外,也陆续有了住宿需求。因为陪读,马冰新装修好的房子暂时空置,正好可以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温暖舒适、超越快捷酒店条件的住所。与妻子商量后,他们把新家提供给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的两位护士使用。去接她们入住时,两位护士小姐姐表示没洗过澡,怕传染别人。“没事,我已经做好防护措施。”马冰宽慰两位护士小姐姐,并将她们送进了小区。

  能帮助到别人很有成就感

 随着疫情防控层层升级,武汉逐步实施机动车禁行,小区封闭式管理。为了解决驻厂职工的后顾之忧,鄂州发电公司成立了在汉党员突击队,作为留守备用人员的马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驻厂职工家里严重缺物资,小孩没有吃的了,需要采购鸡蛋、牛奶……”“驻厂职工的药快吃完了,需要购药,不知谁能帮一下?”

 “这个事让我来办吧。”马冰说,他知道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马冰为驻厂职工家庭送生活物资

每一次的任务只要涉及到物品交接,马冰都会采用无接触交接,并在外包装上喷洒酒精。马冰说,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才能把好事做好。面对凶猛的疫情,怕不怕被感染?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事后想想也有些害怕,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帮助到别人,我有种成就感!”马冰说。

  谁叫我是领头羊

马冰的妻子雷建英,是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街道长职苑社区书记,管理服务三个小区,共2000户6000余人。然而,疫情之初,整个社区仅有5人在岗。

3

雷建英帮忙分发物资

组织社区居民测量体温、填写汇报表格、小区值守、环境消杀、物资分发......这是雷建英和她的同事这段时间的工作任务清单。从疫情发生以来,雷建英每天基本上从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除了这些工作外,她还需要接打100多个电话,手机常常打到发烫。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整个社区有30余人出现症状,为将上述人员分别转运、隔离、送医,雷建英连续几日工作到凌晨才能休息。若遇到独居发热又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去家里接送下楼交给转运车辆,雷建英得第一个上。“因为大家都怕,谁叫我是领头羊呢?”

从腊月二十九至今,雷建英一天也没休息过,天天“扎”在社区,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但是,相对许多与亲人隔离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雷建英也是幸福的。

无论多晚,推开家门,总有消毒干净的屋子、热乎的饭菜等她。“不仅做饭,还要照顾儿子和公公,老公是我坚强的后盾。”丈夫的理解和付出让她能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中。

“儿子今年读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他的学习我也顾不上了。”提及孩子,雷建英有些愧疚。

4

马冰、雷建英一家

尽管心里觉得亏欠家人,连续工作也让雷建英感到身心疲惫,但是看着无数的逆行者为别人的安危默默奉献时,她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两口子坚信:“坚持做正确的事,武汉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