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移民雷阳清:生活,搬迁而美好

  新华网南昌3月22日电(记者 沈洋)现年60岁的雷阳清居住在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虬津村,有7亩棉花地。“去年这个时候,棉花苗已经育好了。但今年入春后一直下雨,气温没有回升到位,现在还没开始育苗呢。”农闲在家的雷阳清与记者拉起了家常,话题总离不开棉花,俨然像个老棉农。

  “其实我种棉花的时间不长,算是‘半路出家’吧。”他告诉记者,“我的老家在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中阳村,为了支持三峡水库建设,2001年8月,我们村里15户69人移居到了江西永修县。移民前,我不但不会种棉花,连永修县在哪里也不知道。”

  雷阳清说,他的老家主要种植玉米、土豆和小麦,但因为土地贫瘠,一年到头的收成除了养家糊口,所剩无几。搬迁到永修县后,雷阳清等15户“三峡移民”住上了崭新的楼房,每个人还分到了稻田和棉花地。

  “稻田面积不大,但土壤肥沃,产出来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雷阳清说,“全家的收入主要靠种棉花,去年棉花价格不高,但7亩棉花的纯收入也超过2万元。”

  “我以前从来没有种过棉花,第一年种棉花时心里还很忐忑,但当地群众非常淳朴,每当我们遇到种棉技术上的问题,当地农民总是热心传授,一点也不保留。不到两年,我就基本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雷阳清说。

  “11年来,我们15户移民中7户自建或买了新房、1户买了小轿车,还有1户买了收割机。”谈到移民生活的变化,雷阳清很是自豪。

  收入的增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让雷阳清高兴的是,离开家乡11年后,他们这15户移民已在永修县虬津镇安居乐业,和当地群众相处融洽。“当地人的红白喜事,会请我们喝酒、帮忙;我们有事,当地人也会过来帮忙。”雷阳清说。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