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专家组组长陈厚群院士:“三峡工程是最美的!”

  本网讯(秦明硕)陈厚群,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抗震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11月4日至6日,在三峡坝区调研三峡工程的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陈厚群院士,就三峡工程的运行质量等接受了《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采访。

  ▲ 三峡枢纽工程   摄影:黄正平

  “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令人鼓舞”

  提到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的“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的消息,陈厚群院士用了“令人鼓舞”四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

  ▲ 陈厚群院士(左一)在三峡电站中控室。摄影:董亚

  陈厚群院士认为,三峡工程连续11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的运行实践,已完全验证了工程论证时得出的结论,并在很多方面优于预期,满足了初步设计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陈厚群院士说,各级领导和参建各方也都非常重视三峡工程的质量,专家组每年至少要到三峡工程调研两次,中间如有需要还会再来。2015年9月,三峡枢纽工程就已通过国务院组织的整体竣工验收;2019年,升船机工程通过了通航及竣工验收。从技术角度、质量等方面来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表明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全面进入了正常运行阶段。

  ▲ 陈厚群院士在三峡升船机承船厢。摄影:刘华

  质量检查专家组编制的《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工作总结(2008年4月~2018年3月)》结论中明确提出:三峡工程由试验性蓄水期转入正常运行期的条件已经具备。陈厚群院士告诉记者,专家组顾问、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也赞同此结论。“2008年汛末三峡水库开始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2010年至2020年已连续11年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经过如此长时间正常蓄水位的运行考验,枢纽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运行安全可靠。三峡工程通过整体竣工验收是社会各界的期盼。”

  ▲陈厚群院士(左三)在三峡电厂中控室。摄影:秦明硕

  “三峡工程是当之无愧的优质水利水电工程!”

  经过全体三峡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三峡枢纽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陈厚群院士说,三峡工程是有质量保证的。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参建各方都已建立完备的保证质量体系;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稽查组。三峡工程还通过了工程院的第三方评估,满足了初步设计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三峡工程是当之无愧的优质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在三峡大坝前合影。摄影:刘华

  “三峡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实至名归!”

  今年年初,三峡枢纽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陈厚群院士认为,“三峡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实至名归!”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技术难度最高、综合效益显著的优质水利水电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作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三峡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在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出显著的综合效益。”陈厚群院士说,“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很关心三峡工程。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三峡工程时充分肯定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并给予‘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高度评价。三峡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实至名归,给全体三峡建设者及关心三峡工程的人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启迪!”

  不同于以往从工程技术角度审视三峡工程,这次陈厚群院士满怀深情地谈了他眼中的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是最美的!”他说,所有参与的人都对三峡工程怀有深切感情。无论是从工程本身的质量,还是综合效益的发挥,三峡工程都是举世瞩目、世界级水平的优质工程,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我为能参与伟大的三峡工程建设感到骄傲和自豪!”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