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两地连全国 电话沟通聊未来
京沪两地连全国 电话沟通聊未来
投资者钟情长江电力未来发展
□ 本报记者 于翔汉
“希望投资长江电力的股东们一如既往地支持长江电力,欢迎大家到三峡考察自己的资产。”7月28日下午4点30分,长江电力总经理毕亚雄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结束了在北京金融街银河证券公司召开的“长江电力投资者(银河证券)专场电话沟通会”。27日下午,同样的沟通会在上海浦西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如期举行。
亲临沟通会现场,记者发现,在经历了与长江电力多次的沟通、交流后,在长江电力新方案出台后,投资者更加趋于理性。投资者关心长江电力的未来发展远远胜过关心对价。
焦点集中长电未来发展
总结长江电力在上海、北京举办的两场电话沟通会议,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已不在对价,而是更加关注公司长江电力基本面建设和价格趋势。一句话,投资者更加关注长江电力的未来发展。
有投资者问,长江电力向投资者承诺,在收购完三峡机组之前,每年公司业绩都会有所增长。若兑现这一承诺,就要每年的发电量都要有所增加。那么,如果是枯水年,这一承诺能否兑现?对此,毕亚雄说,三峡和葛洲坝电站的年发电量,的确要看长江来水的情况。但是,我们所作出的这一承诺,是有理论基础的。一是长江电力要持续收购三峡投产机组;二是我们有长江100多年的水文资料作根据。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与此同时,有发电效益。既要防洪,又要多发电。对这一问题,专家们论证了几十年。因此,请大家放心,长江电力在收购完三峡机组之前,每年业绩都会有所增长的承诺是会实现的。
有投资者问,长电方案为什么要实施权证计划?毕亚雄说,实施权证计划的根本是提高长江电力的基本面,提高公司质量,进一步造福长电股东。大家知道,长江电力要持续收购投产的三峡机组。如果仅靠负债收购,长电则难以为继。只有通过权证计划,才能实现公司与股东共赢的目标。考虑到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对此存在一定顾虑,所以我们特制定了保底条款。
投资者提问理性成熟
长江电力股改方案,也是投资者关心的主要问题。有投资者问,长电方案为什么不采取直接送股和派现的方式实现对价?毕亚雄回答说,考虑到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长江电力的未来发展,我们在设计方案时,采取了多种措施。作为长江电力的最大 股东,三峡总公司的持股比例从63%下降到60.4%。长江电力是国有企业,国家对持股比例有一定的规定,这一点请大家理解。另外,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即期、中期、长期利益,要兼顾各方利益。所以,制定的方案不是单纯的送股和派现。对此,长江电力副总经理张定明补充说,我们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一定要平稳进行。长江电力的盘子很大,如果方案只考虑送股,可能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冲击。如果那样的话,会有损投资者的利益。而目前,我们的方案会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有投资者问,人民币升值对长江电力的股价是否会造成影响?毕亚雄说,长江电力的资产没有太多的进口原材料,这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长江电力的股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价值是投资的根本所在
在沟通中,有投资者明确表示,对价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因为股改使大家都纠缠于这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长江电力的未来发展和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切实的回报。
对此,张定明说,长江电力自上市以来,股价一直稳定在8.5元并在上下10%的范围内波动。市场普遍认为,长江电力未来发展清晰,股价走势稳健,适合作长期投资。这次股改,充分考虑到了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希望投资长江电力的股东们继续看好长江电力,继续支持长江电力。
针对长江电力在上海、北京举办的两次与投资者进行的电话沟通情况,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更看重的是长江电力的长期价值,所提问题日趋理性,这是中国股市进步的表现。
历时近4个小时的京、沪两地电话沟通会,在理性的气氛中进行。记者发现,两次沟通会与其说是长江电力的拜票会,倒不如说是长江电力的发展战略说明会。
据长江电力工作人员介绍,7月29至8月5日,长江电力高管层就股改方案还将与投资者进行网上持续沟通。
发布日期:2005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