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公关宣传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新闻宣传工作的无形价值很高,是提升三峡工程和三峡总公司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要把新闻宣传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来看待……”在刚刚结束的三峡总公司工作会议上,一些会议代表积极建言:进一步加强三峡工程和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和公共关系维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提升三峡工程在国际上的影响与地位,实施三峡总公司品牌战略形成了认识上的高度一致。这是三峡总公司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新闻宣传的一次认识上的突破。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一门管理艺术和一种热门职业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更是把公关宣传和人才、资金、技术并列为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实践中,公关宣传在企业品牌打造、企业战略决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协调政府关系、企业舆论危机应对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柔性生产力的公共关系,在其发挥生产效力的时候,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公共关系的战略性“中介”是媒体,如果没有公关宣传,就很难创造一个成功的品牌或企业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公共关系无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
  当前,三峡总公司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际一流的大型清洁能源集团正在孕育形成。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公关宣传如何跟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毋庸置疑,十余年来,三峡总公司通过引导社会有影响力的公众媒体和自办媒体创造、引导舆论,为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总公司建设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了权威、主流声音,有效引导和应对了三峡工程新闻危机,为三峡工程和三峡总公司赢得了充足、主动的社会话语权。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接近尾声,媒体对工程建设进展的报道有所减少,而对生态环境、移民安置等问题的报道有所增加。近两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一些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如川渝干旱、九江地震、洞庭湖鼠灾等,都有人称是三峡工程惹得祸。少数西方媒体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把三峡工程“妖魔化”,妄称三峡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舆论的传播,不仅影响了三峡工程的声誉,也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对世界范围的水电开发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峡总公司作为以三峡工程为立身之本,以水电开发为核心主业的大型中央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地引导和及时地应对舆论,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建立起长效机制。通过建立例行的新闻发布 制度,向社会发布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枢纽运行、移民安置、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加强媒体关系维护,与中央和有关地方主要媒体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广大社会媒体能够为我发挥重要积极的影响;通过建立应对舆论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的猜测和不准确报道,有效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传播好三峡工程正面信息、树立好三峡总公司形象,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办媒体的作用。伴随总公司战略布局的展开,开发建设的重心向金沙江转移,资本运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新业务拓展开始起步,大型企业集团的架构初显雏型。新闻宣传的战线也将拉长,自办媒体的作用愈加重要。要通过功能的提升,使自办媒体成为展示三峡总公司改革发展成果、三峡工程建设成就和金沙江开发进展的窗口,成为广大社会媒体获取总公司新闻素材的源泉,成为三峡总公司与有关各方包括地方政府、参建单位和参股单位沟通的桥梁,成为总公司内外经验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宣贯三峡总公司发展的“四个一”理念、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管道,成为三峡总公司党组联系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纽带;成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三峡精神、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企业的阵地。
  还要通过自办媒体对三峡工程文化内涵作进一步挖掘整理,形成具有总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发扬三峡精神、弘扬三峡文化、传承发展三峡管理经验,使三峡品牌文化发扬光大,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将文化财富转化为企业竞争的资本,为总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
  今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又值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的一年,新闻宣传的任务将十分繁重。三峡工程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厘清思路,突出重点,围绕三峡总公司重点工作,缜密制订相应的新闻宣传计划,建立新闻宣传的长效机制,以平面出版物、影视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宣传三峡工程建设历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发挥的综合效益,为进一步提升三峡工程和三峡总公司社会形象发挥重大作用。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