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工程支持率比十年前增加

  本报讯(记者 彭宗卫)9月15日,德国广播协会驻沪记者卢可丝一行三人,采访了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涛。郭涛说,三峡工程对库区环境正在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水库不会变成臭水沟;三峡工程建设给库区移民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三峡工程没有使用世界银行一分钱的贷款。
  德国广播协会是德国最大的公共电视广播机构,在德国拥有11家地区电视台和电台,在全球设有一百多个记者处,是德国大众了解世界时事最重要的媒体。该协会计划今年制作一则关于三峡工程的长篇报道,受到德国众多电台的关注。卢可丝一行采访了三峡工程建设现场,并就工程建设、三峡工程的决策和经济影响等话题采访了郭涛副总经理。
  郭涛向卢可丝一行详细介绍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介绍了过去十年三峡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攻克的技术难题。
  关于工程建设问题,郭涛说,由于三峡工程规模巨大,也带来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比如泥沙。我们从长江的特点出发,采取蓄清排浑的办法,汛期让泥沙随洪水一道冲走,汛期过后再把清水蓄起来。大坝底部还设有冲沙设施,加上在长江上游采取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措施,在金沙江上加快建设后续工程,并对水库运行进行严密监测,有了这些办法,就有信心解决好三峡库区的泥沙问题。人们担心水库修好后库区水质会不会变坏,去年国务院已经落实了政策和经费,保证三峡库区环境治理。未来的10年中要在库区建设150座污水处理厂和170座垃圾处理场。国家从国债里拿出专项资金,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落实。三峡水库是一个动态的水库,总库容不到长江每年流过三峡大坝径流总量的十分之一,因此三峡水库不会变成臭水沟。三峡工程的质量是大坝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我们从工程开工初期就十分重视施工质量。前一段时间,有的媒体所谓“三峡大坝裂缝问题”进行了不实报道,这是对工程建设不了解造成的。任何一个大坝工程都可能出现温度裂纹,尤其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关键是不能出现贯穿性的裂缝。三峡大坝上游面出现的裂纹,完全是没有危害的浅表层温度裂纹,对于其它工程,这样的问题可能就不是什么问题。由于三峡工程
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型工程,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出现的裂纹,我们采取了五道措施对它进行了处理。绝不会留下任何隐患。这件事也促使我们把以后的工程质量抓得更紧。  
  谈到工程的投资问题,卢可丝说,外界传言三峡工程曾经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是否真实。郭涛说,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来? 从谌?峡基金、银行贷款、发电收入和发行企业债券,没有用过世界银行的一分钱贷款,除机组招标采购中使用了出口信贷以外,也没有用过其他国家政府的一分钱贷款。
  谈到成立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在国内上市发行股票时,郭涛说,上市的目的是为中国三峡总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为三期工程和今后滚动开发长江进行融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改制成为国家授权的投资主体,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上市,把整个公司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公司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如何看待三峡移民问题?郭涛说,看待移民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角度。三峡工程带来了移民问题,但是,同时又给三峡库区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国家在库区投入了几百亿资金,并通过外迁方式进行移民安置,又调动全国的力量来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这使库区面貌和移民生活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库区脱贫致富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卢可丝问到为什么人们都认为“三峡工程十分敏感”时,郭涛说,三峡工程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都十分巨大,影响也十分巨大,搞得好与搞不好自然都十分敏感。比如工程质量和安全工作,如果出一点问题,都将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所以三峡工程无小事。这也正是它要经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理由。当然,社会各方面对工程建设中的每个问题的认识可能不一致,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它可以促使我们把问题想得更周全一些,把问题处理得更好一些。近十年来的建设中,三峡建设者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心态。如果现在来表决三峡工程是否应该兴建,赞成的人肯定会更多。因为经历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之后,了解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的人更多了,支持工程建设的人也就更多了。当然,也有人对工程持不同意见,将来工程完工后也会有,有些问题只有让历史去作结论。 

发布日期:2002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