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潮拍击葛洲坝
――访葛洲坝电厂党委书记谭德骏、厂长毕亚雄
本报记者 王媛华
呼唤了十几年,运筹了十几年,葛洲坝从它傲立长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众多的全国第一和各种改革的设想牵动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在三峡电站即将投产发电、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即将实施的关键时刻,在三峡总公司强有力的领导和运作下,葛洲坝电厂真正启动了改制重组工作。
这是一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按照“主辅分离、企社分离、精干主业”的思路,社会职能和辅助职能及多经产业将真正从主业分离,向实体化经营方向转变。这对长期工作、生活在大锅饭体制下,过惯了没有风险、忧虑生活的职工来说,是一场择业(选岗)观念、分配观念的革命。每个人都将接受这场变革的考验。
潮起听涛声。怎样带领职工投身改革,确保这场改革的成功?怎样通过改革汇入到三峡总公司这个大集体。记者于5月19日采访了葛洲坝电厂厂长毕亚雄、党委书记谭德骏,。
记者:葛洲坝电厂作为全国知名的水电企业,效益又这么好!为什么要改革?不改行不行?
毕亚雄:葛洲坝电厂改革是三峡总公司整体改制、改革,实现发展战略构想的第一步,是为了改变当前法人治理结构和项目法人中不合理的部分而进行的改革。是以获得国家授权经营,转换经营机制为目的改革。葛洲坝电厂在全国曾是水电龙头老大,企业效益“好”是暂时的,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既有眼前企业效益潜力挖掘问题,也有长远企业发展战略问题,一个企业没有持续的发展进步,就意味着倒退,最终将会走向衰败。通过改革可以以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身份来促进经营机制转换,获取竞争力,实现持续有效地发展。
葛洲坝电厂投产发电20年,仍然保存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体制上存在着种种弊端。以前曾经有过改革的设想和举动,但步子很慢,动作很小。目前,职工的思想观念远远落后于海尔这些大企业,只有通过改革,创新管理制度,触及大家思想灵魂,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观念,才能在改革上有所突破。
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启动,总公司整体改革也势在必行,为适应今后电力市场需求,适应当前总公司电力生产体制的建立,葛洲坝电厂必须改革,改革越早越好。现在大家都感觉我们的改革已滞后了。再不抢抓机遇,实施改革重组,将会越来越被动。
记者:葛电厂改革的三个方案,是在党委领导下提出的一个成功的方案,它体现了什么精神?
谭德骏:葛电厂改革方案的制定,是在三峡总公司党组 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进行的。它是厂党委领导班子,坚决贯彻三峡总公司整体改制的部署、步骤、要求和目标,紧密结合电厂实际,制定的一个对现实来说比较可行的方案。
制定方案前,我们做了必要的调查研究,组织有关领导、职工到电力行业改革改得早的、好的兄弟单位调研,汲取了他们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入基层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分析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为方案的制定打下了基础。
这个方案,首先体现了改革的精神,是一个改革的方案。未来的电力股份公司是一个上市公司。这个方案实现主辅业分离,社会职能与主业剥离,这是最实质的一步,它体现了发展的思路。电力生产在总公司领导下形成了由两座电站、电力工程公司、梯调中心为主的主业队伍,这是一个专业化的队伍,是面向长江流域开发和迎接电力市场竞争发展的主业队伍。多经方面成立三峡实业投资公司,负责社会职能和对电厂分离出来的人员的产权管理,同时推动总公司相近的多经企业重组。这为总公司多经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打下基础。
这个方案,还体现了维护稳定的思想。方案体现了总公司党组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总公司的批复中既体现了精干电力生产主业的精神,又妥善处理分流人员的劳动合同的转移问题;既明确了已离退休人员改制重组后的管理问题,又明确了分流人员今后退休的归宿问题;特别是抱着对职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郑重提出对分流正式职工实行转岗不下岗、不推向社会的原则,用发展的思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记者:葛洲坝电厂是一个运行了20年的老厂,一旦真正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岗位设置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会出现哪些难题?
谭德骏:电厂改制重组方案经总公司批复后,经厂职工代表讨论通过之后再进入实施阶段,真正要付诸实施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既有人员分流的压力,也有干部能上能下的课题,还有广大职工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从理解到支持到参与的过程,还有人员竞争上岗根据能力找到合适岗位和分流人员从习惯了的工作环境到新的工作环境的情感调适问题等等,在实际运作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关键是人员思想观念、择业观念转变的问题。
记者:为保证改制方案的顺利实施,保证三峡总公司改制目标的胜利实现,电厂党委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和工作步骤?
谭德骏:电厂党委精心组织,周密考虑, 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采取先骨干后群众,先党内后党外的形式,层层发动,逐级动员,统一思想,让全厂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这场改制重组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宣传工作提纲,全厂职工人手一册,让每个职工都了解改革的目的、意义。同时,我们还要求各级领导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和职工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回避矛盾,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各级干部党员提出纪律要求,要求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维护稳定、确保安全生产的各级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建立及时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和情绪。重要情况,厂党委负责向总公司党组请示汇报,及时取得总公司党组的支持。
记者:葛洲坝电厂改革后对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什么机遇?
毕亚雄:首先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和责权利的高度统一。葛洲坝电厂改制重组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提高,将会激发新的青春和活力。通过改革,可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两坝联合调度、联合运行的构想,实现电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目标。运行检修便于集中管理,使葛洲坝电厂真正融入三峡电力这个集体之中,促使总公司电力生产效益最大化。对个人来讲,通过改革调整,可把每个人都置身于三峡这个广阔舞台,使每个人选择的机会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更大。通过改革,我们将在职工思想中树立“岗位靠竞争,收入凭奉献”的观念,使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的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局面。
葛洲坝电厂的改革方案,在广泛征集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将于本月底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此后进入实施阶段。这必然会触动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必然会带来阵痛。改革潮在拍打、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同时又在催生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谁在改革中赢得主动,谁在改革中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位置,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准备和素质。
发布日期:2002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