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昭君故里旧貌换新颜

――兴山移民迁建工作掠影
□ 本报记者 高明昧 特约记者 张丽
  始建于公元260年的兴山县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因汉明妃王昭君出生于此而闻名。然而,位于鄂西秦巴山区的兴山,受多种自然条件因素的制约,长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而被列为全省重点贫困县。
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搞好移民安置
  1993年,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兴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据三峡水库175米正常蓄水方案,库区农村淹没涉及兴山高阳、峡口、古夫3个镇,23个村49个组,淹没人口1157户3737人,房屋172845万平方米,淹没土地4304亩,其中耕园地4066亩。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兴山库区农村应生产安置3669人,搬迁安置1121户4129人,房屋18万平方米,其中进镇安置883人,集中安置1698人,分散安置1548人。规划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以农业为主,搬迁安置以本组、村就近安置为主。农村移民安置规划总投资8479.27万元。
  发展需要机遇,发展更要抓住机遇。兴山县结合本县实际,坚持以土地为本,搞开发性移民,摸索出像高阳宝坪村果园、菜园加庭园高效生态“三园”安置模式,峡口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以场带户安置模式,峡口泗湘溪村专业村、专业场、专业户的“三专”安置模式。并立足早规划、早安置,把土地在淹没前就划拨给移民户,让移民在线上线下两头经营受益。这样不仅增加了移民的收入,还可管理好线上新开发的耕园地,加速新开发土地的熟化速度,确保移民在二期蓄水后,生产、生活有保障。为了搞好外迁移民,县乡镇村层层建立了外迁领导专班,先后组织1500人次赴枝江、当阳等30多个外迁点进行考察,帮助移民办理外迁手续,并采取对移民外迁考察、地面附着物补偿等相应的鼓励政策,同时配合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和单位分村、干部包户等各种措施,组织动员移民外迁。
  几年来,全县共完成移民外迁安置任务1074人,比市政府下达的外迁1000人计划超额完成74人。与此同时,县里决定用1至2年的时间,委托华中农学院组织专家对全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移民安置基本情况、果园生长管理情况以及水源、道路等农田基本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进行了土壤野外调查取样和主要理化指标分析、果园生产及管理措施分析、灌溉用水量计算和主要水利设施建设及道路设计。据有关专家测算,通过改造,预计第4年就能为移民增加收入20 0万元,改造6年后能为移民增加收入337万元,相当于每户增加收入2900元,每个移民增加收入1000元。
建设新县城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兴山新县城于1993年10月在古夫镇奠基,1994年开工建设,总体规划近期人口规模2.5万人,用地2.13平方公里,远期4.4万人,用地3.8平方公里。
  2002年5月29日,县城搬迁正式启动,记者在兴山新县城看到,整个城区被三横:香溪、高阳、丰邑;四纵:昭君、永安、湖南、大连七条大道连贯在一起;横贯兴山县政府办公大楼和昭君广场的香溪大道构成了县城的文化、休闲中心。据兴山县移民局局长彭业明介绍,兴山现已建成了占地面积40公顷的三大居民小区,并建成了兴山广场、昭君广场和滨河公园3个休闲场所。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8%以上,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型现代化移民新城,已悄然矗立在昭君故里的香溪河畔。
  在几年的实践中,兴山人清醒地意识到,发展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兴山虽然是全省著名的贫困县,但兴山又是湖北省著名的资源富集县。县域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能、矿产、林特产和旅游资源。按照县里提出的“小水电先行,载电体开路,深加工振兴”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抢抓移民机遇,通过搬迁技改、联合重组和强强联合,组建了宜昌兴发集团。目前,其主导产品的70%已进入了国际市场,年出口创汇达到4000万美元。几年来,全县还相继完成了3台年产7500吨黄磷、4000吨碳酸二甲酯、30000吨五钠、10000吨六偏磷酸钠、装机1.2万千瓦的三堆河电站、2万吨椰风饮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了五硫化二磷、二甲基亚砜、双汇肉食品加工和古洞口Ⅱ级电站等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占全县经济总量的80%以上。他们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把兴山建设成全国最强的磷化工县,分三期投资20亿元在平邑口挖山筑堤,发展磷酸盐高科技项目,以形成产品梯次加工、三废综合利用、环保全面达标、效益全面提升的绿色化工园,再造一个“兴发”,把兴山建成“全国知名的小康电气化县、全国最强的磷化工县、全市创汇最多的外贸出口县、三峡库区经济强县”的四大目标。同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香溪河两岸海拔600公尺以下集中发展柑桔20000亩;种植烟叶3.3万亩和天麻、杜仲等名贵中药30000亩;发展反季节菜、特色山野菜、大棚精细菜50000亩。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1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 1916元。计划到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外贸出口50 

发布日期:2002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