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脱贫攻坚 三峡力量 |农民艺术画 致富新希望

  本网讯(喻清卿)旧巷柴门次第开,多彩丹青迎客来。

  这里远山如黛,古树成荫,白墙黑瓦的徽派古居错落有致,一幅幅色彩明艳的农民画点缀其间,为万安县田北村赋予了特殊的艺术气质。


本文摄影:喻清卿

  “我们村以前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这里,还有这里以前都是烂泥塘……”若不是亲耳听到村民介绍,记者很难将眼前美景与“贫困”二字联系起来。如今这里不仅风格雅致,更是全国仅此一家的“中国农民画之乡”,承办了多次国家级农民画展览,作品甚至远赴联合国总部参展。

  作为江西民间艺术形式,万安农民画起源于唐宋两朝的寺庙壁画、雕刻,后又吸收年画、剪纸、浮雕等形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但由于创作上的散漫化,未形成品牌效应。

  2012年,万安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契机,以农民画为依托,大力推动旅游扶贫,一举将高陂镇田北村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依托田北农民画村,原先散落在民间的农民画家有了对外集体展示的舞台,也启发了致富新思路。“我原来就是在乡下帮人杀猪,十几岁开始跟师傅学画画,从没想过会画出名堂,更没想到靠画画还能过上好日子。”肖群作为田北农民画村的签约画家,去年一年,仅靠出售画作收入就近20万元,“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肖群说。

  作为定点帮扶万安县的中央企业,此前,三峡集团的帮扶大多集中在民生领域。2016年,为了助力万安打造田北农民画村这张新“名片”,三峡集团投入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工艺坊,铺起了柏油路,种上了绿化树,为像肖群这样的农家画家群体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

  在三峡集团捐建的工艺坊内,薄如绢帛的竹丝正在栗小桐手里上下翻飞,她手下的骏马图已初见其形。37岁的栗小桐原是镇上一名普通售货员,2014年栗小桐跟随身为农民画家的丈夫进驻画村,一下子断了收入来源,无事可做时,田北农民画村管委会组织的“竹编培训项目”给她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据田北农民画村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吴阿金介绍,为了组织妇女就业,村管委会每年都要组织人员赴四川学习竹编工艺,学成后可以在村里从事竹编工艺品制作和销售工作。

  指着挂满墙壁的竹编作品,她得意地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8小时制作完成的骏马图销量最好,一幅能卖800元;1.2米长山水图耗时半个月要卖2000元,需求旺的时候,一个月进账近万元。此外,栗小桐还和村里其他姐妹一起成立了“巧妹竹编合作社”,开起了淘宝网店,“我们合作社一共五个人,年平均收入能达40万元左右,有钱赚我就好开心的。”栗小桐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说。

  除了竹编工艺学习,近年来,田北农民画村还积极引导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设计特色民宿、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拓展旅游增值服务,在旅游产业辐射下共带动周边2000余名农民脱贫。田北农民画村在绘画艺术产业带动下,正走出脱贫致富的新姿势。

  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旅游公路宛如一条玉带,贯穿起了画村一期和二期项目,整个田北农民画村庄正按照“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实施”的原则稳步建设。“未来,我们还希望打造一个儿童画村,以儿童艺术培训和休闲娱乐为主,增强互动性、趣味性,进一步丰富画村业态,让整个画村人气更旺,全力做好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工作。”高陂镇镇长王斯基说。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