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朱静霞)7月13日,随着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一座历时30个月、全长284.7米、飞架峡谷两端的大桥成功合拢。这座名为“打基沟”的大桥,坐落于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右岸对外交通半角至新村路段,它的合拢,从更大意义上讲,标志着右岸对外交通终于攻破“最后一公里”,全线正式贯通,通车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百姓的出行条件。
(摄影:房成)
据打基沟大桥的投资建设单位——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介绍,该桥是右岸对外交通9座大桥中最长的一座连续刚构桥,2015年2月开始启动桩基开挖,桥梁墩柱最大墩高80米,主墩桩基直径3米,桩基深深嵌入地底,最深达62米。大桥合拢后,将进行路面沥青摊铺和防护栏施工,预计7月底通车。
“原来的山村公路非常难走,弯多坡大,晕车是常事,”一名居住在当地的施工工人告诉记者,“去趟县城,要翻山越岭走上几十公里,可以说是‘雨天泥,晴天灰’。”
为尽快打通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打基沟大桥每天约有30余名工人风雨无阻地施工,最终成功克服角砾岩地质条件差、“V”型泥石流冲沟导致工作面狭窄等困难,顺利合拢大桥。
据了解,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右岸对外交通全长约28.4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40公里,2014年5月启动主体项目施工。全线共设置7座隧道,9座桥梁,隧道全长约16公里,桥梁总长约1.289公里,路基长约11.1公里,桥隧占比60%,施工难度较大。
“右岸对外交通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为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便利。在供水电站主体工程使用的同时,它还对外开放,不仅是四川会东和云南禄劝两县百姓,甚至川滇两省其他地方百姓的交流都会方便许多。”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交通项目部主任荣玉玺说。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