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泽尧;摄影 皇桂臣、杨广海)能源保障、防洪度汛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也是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要事”。6月以来,安徽地区强降雨、高温天气轮番“登场”,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能源行业逐步进入迎峰度夏期。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的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基地项目”)运行管理团队,牢记初心使命,勇扛保供重任,通过技术创新、管理革新,战高温、防大汛、保发电,让三峡绿电保供皖江,让三峡风光助推发展,谱写出一篇又一篇绿色乐章。
水面有多宽广,电能就有多蓬勃
“精益运行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使命光荣,全体党员群众要主动扛大旗、挑重担。”基地项目党小组组长吕嘉奖说道,升压站现场党旗飘扬、党徽闪耀。
高温来袭,也意味着用电高峰即将到达,争分夺秒抢发保供势不可挡。建设在13000余亩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的基地项目所属65万千瓦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运行人员在党员突击队的带领下,抢检修、守安全、保发电,分析设备运行趋势,精准把控设备性能参数、规律特性,精益化开展各项运维工作,释放光伏组件最大效能,实现发电量最大化,全力打好迎峰度夏电力安全保供战。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不同于传统陆上电站,浮体由链接装置彼此链接,具有一定浮动性,且运维巷道较为狭窄,不利于人员行走和设备搬运,巡检难度较常规电站难度更大。更重要的是,基地项目所属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由8580万个浮体及配件、120万块光伏组件组成,数量巨大,巡检难度直线上升。为提高巡检效率,在建设之初,运行团队便与设备厂商合作,定制化设计、制作了两套高像素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只需要7天即可完成约13000余亩全部水域巡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可以快速锁定故障。
此外,团队持续强化数智化经验学习,搭建全景化智能运检系统,实现全站设备的实时监测,有效释放运行压力。通过使用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电站巡检效率大幅提升,组件隐患率也大幅降低。
一切的努力都取得应有的成效:并网以来,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经超过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20万吨,足够近50万个每月用电大约在120千瓦时的三口之家用一年。
使命有多迫切,坚守就有多笃定
入夏以来,华东地区多次经历大范围高温天气,电力负荷持续走高。安徽电力交易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安徽省6月全社会用电量30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8%,电网稳定持续承压。
新型储能是维护电网稳定、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抓手。2024年7月,安徽省能源局公示了迎峰度夏期间拟统筹调用独立新型储能及新能源配建的新型储能项目表,包括16个电网侧储能项目、27个电源侧储能项目。阜阳基地项目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赫然在列,项目容量占电源侧储能项目总容量的18%——容量居全省首位。
作为并网当期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管理团队对运维管理这座“超大号充电宝”须臾不敢放松。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人深知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和迎峰度夏期间坚守岗位的重要性。全体运行人员持续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单位各项安全生产和能源保供工作部署,认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设备运行温度。
“我们安排专人值班值守,加强巡视检查,提前预判设备健康状态,保障安全稳定运行。”电站负责人表示。在省调和地调的指令下,在全省用电低谷期时候,电站把部分电能储存起来;等全省用电量大于全网发电量的时候,电站再通过电网将电能传递到千家万户。
此外,储能电站运行人员主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升。从上级单位的不定时检查指导,到安徽分公司内部联合检查、安全会议和周度、月度安全例会,每个人都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态度学技能、用方法、明实践,精益守护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在现场团队的精心管理下,储能电站严格执行电网调度指令,顶峰保供,今年累计帮助电网调峰近300次,累计充放电量超2.5亿千瓦时,持续促进地区电网稳定,书写着“三峡风光,保供皖江”的生动诗篇,描绘出在能源保供的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鲜活图景。
重担有多艰巨,态度就有多坚定
近日,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第二次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警指出,受近期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流正阳关水文站于7月15日9时水位23.96米,10时超过警戒水位0.02米(警戒水位为24.0米)。影响范围涉及阜阳市、六安市、淮南市等地,提醒所在地区谨防暴雨洪涝灾害。基地项目党员群众闻令而动,密切关注雨水洪涝灾害动向,做好应急响应。
在颍上县,基地项目所属65万千瓦光伏项目运行人员重点关注光伏区水位变化,对电站的漂浮平台、浮体锚固钢索稳固结构等关键设施进行检查加固,检查电站的排水设施,补充救生衣、救生圈、柴油应急发电机等救援物资。25万千瓦风电项目运行人员联合工程建设方与有关单位,积极开展了防汛检查,逐一检查电缆沟畅通情况,确保雨水能及时有效排出,同时联合风机厂家对已投运风机基础渗水情况进行专项排查,确保场站内设备和风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阜南县,30万千瓦风电项目运行人员积极组织开展风电项目防汛检查,同时增补重点场所的防汛沙袋,确保项目零隐患零风险。配套储能电站运行人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责任落实,加大设备巡检力度,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及时消除汛期不安全因素。
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基地项目党小组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洪度汛、能源保供重要论述,通过常态化召开主题党日、党小组会议等形式,对防洪度汛、能源保供再落实、再推进。“对我们团队而言,加强理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清洁能源的保障。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担当精神和落实能力”。党小组组长吕嘉奖表示。此外,入夏以来,基地项目先后5次组织运行人员开展各类安全技能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一线员工防洪度汛期间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面对紧张充实的理论培训和技能演练,这支运维团队的回答无比朴实:“只有认真学才能顶得上、冲得出!”
项目团队持续摸索、钻研,让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在助力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征途上,作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贡献。
党旗猎猎,在八百里皖江热土上,踏着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鼓点,一首又一首的战斗进行曲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