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强、高滢、秋景舒)东北的夏天本应是凉风习习,但今年却迎来了一场罕见的高温“突袭”。35℃以上的热浪持续席卷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部分地区甚至创下六年来的最高温纪录。空调负荷激增、用电需求攀升,电网迎来年度“大考”。在这场与高温的较量中,三峡能源黑龙江、吉林、辽宁区域积极落实公司迎峰度夏工作部署,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各场站以安全生产为抓手,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运维人员顶着烈日检修设备、连夜抢修线路隐患、开展巡视巡检等,用专业与汗水守护着千家万户的清凉。
吉林大安海坨风电场当班运维人员张哲实,每天清晨就带着红外测温仪开始巡检。高温下,变压器和SVG设备是最怕“中暑”的部件。“SVG散热风扇清灰必须要定期做,温度超过规定值就得排查原因。”他指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为了减少设备停机时间,运维团队采用“远程监控+人工巡检”双保险,甚至将检修窗口安排在小风天温度较低的时段。
300公里外的辽宁开原风电场,一场全场停电检修正在紧张进行。运维人员对风电场的所有关键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风机就像人,高温天更容易‘疲劳’,必须提前‘体检’。”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在用电高峰来临前,确保所有设备“零缺陷”投运。
而在辽宁葫芦岛风电场,烈日炙烤着大地,风机叶片在蓝天映衬下缓缓旋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现在环境温度和负荷都比较高,巡视时要特别关注主变的油位、油温和声音变化。”运维团队巡视时关注主变运行状态,每天,按照计划需要开展全站设备全面巡视。等到午后阳光稍弱,运检人员便戴上安全帽、携带检测工具,走进设备区开始地毯式检查。从高大的风机到细小的散热风扇,从主变到电缆接头,每一处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每一处细节都可能影响发电效率,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一名运维人员说道。
在黑龙江肇源宁升光伏场站,漫天飞舞的柳絮成了发电效率的“隐形杀手”。检修长宋井磊带着团队开展“柳絮狙击行动”:清理逆变器滤网、封堵电缆沟缝隙,甚至修剪场站周边柳树。“柳絮堵塞散热孔会导致设备过热,一度电都耽误不起。”烈日下,他们的工服被汗水浸透,却为场站换来了发电效率的提升。
与此同时,黑龙江泰来汤池光伏电站运维人员郭超正悬在15米高的电杆上,紧急更换倾斜的绝缘子。“高温会让导线膨胀,固定件松动就可能引发短路。”他和同事们在农电线路停电的短暂间隙,完成了12处隐患治理。身后的光伏板在烈日下泛着蓝光,仿佛一片“能量海洋”。
高温下的坚守,离不开背后的“温情力量”。东北区域各场站后勤团队每天会熬制绿豆汤、准备冰棍,还贴心地为运维人员配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设备要降温,人更要防暑。”食堂阿姨的话朴实却暖心。
一名来自大安海坨风电场年轻员工张龙笑着说:“喝了食堂准备的冰镇绿豆汤,我能再爬三台风机!”
“迎峰度夏没有‘暂停键’。”一位从业15年的风电人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但看到风机转起来、电灯亮起来,就觉得值了。”
入夏以来,东北区域新能源项目为电网输送了超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这些数字背后,是运维人员被晒脱皮的脖颈,是24小时值班人员熬红的双眼,是后勤团队凌晨5点熬制的第一锅绿豆汤……
从风电场到光伏电站,从辽宁葫芦岛到黑龙江肇源,三峡人以匠心精神守护着每一度电的稳定输送。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专业与坚守,写就了一份充满“风光”力量的东北答卷,为东北地区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