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雨中,他们全力防汛保发电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分享至:

  近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强降雨,河北省张家口市出现分布不均且持续性长、降雨量大的降水天气,三峡能源河北地区风电、光伏场站面对严峻的防汛挑战,以“雨”为令,闻“汛”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防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凌晨5时,河北省康保县二号卜乡,暴雨砸得小邬邓风电场升压站屋顶砰砰作响。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此次康保县局部降雨量为历史同期罕见。看着窗外如同瓢泼的大雨,值班员侯伟东穿好雨衣拿着手电冲出门去,他要查看电缆沟的情况。打开盖板,手电光照进电缆沟里,能够看到快速上涨的水面正逼近电缆支架,侯伟东迅速用对讲机联系场站负责人俞晓阳:“电缆沟要灌满了!”随后,侯伟东和同事开始架设排污泵进行排水。

  “传快点!别让水冲进来了!”电气设备室门前积水不断上涨,小邬邓风电场组织党员青年先锋队行动起来,构筑防汛“防线”。他们从仓库到电气设备室门前依次站开,沙袋在他们手中传递得飞快,在电气设备室前垒砌一道高1米多的防水隔离带,将不断上涨的洪水挡在门外。

  随着雨势逐渐增大,电缆沟排污泵的嘶鸣声逐渐被水流声盖过。“联系乡政府,调大泵!”俞晓阳抹了把脸,此时他抓起手机的手有些颤抖。好在在二号卜乡政府的调配下,大功率排水泵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并投入排水工作,碗口粗的水柱喷向场站外的芦苇荡,水势得到控制。

  突然,大功率排水泵的排水管瘪了下来。“入水口被堵了!我来吧。”武宵庆把安全绳系在腰间,在污浊的水中摸索着,将堵住入水口的树根抠出来。排水管骤然暴起,浑黄的水柱喷射而出,冲得芦苇齐刷刷倒伏。

  下午3时,电缆沟终于恢复成原有的模样。泵机轰鸣渐弱,中控室的故障指示灯一个接一个熄灭。俞晓阳在值班日志“处置结果”栏写下:“经10小时持续作业,电缆沟积水排尽,设备运行正常。”

  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楼山光伏电站同样经受着暴雨考验。光伏板像梯田一样铺在不同坡度的山坡上,7月30日持续一整天的降雨将光伏板冲刷得干干净净。场站负责人宋海盟在组织雨后巡检时发现,在最陡坡上的一台逆变器出现故障,影响了一个阵列的发电。宋海盟随即组织人员开始抢修。

  “先把旧的拆下来,再把新的运上去,今天必须让这一片板子重新发电。”宋海盟说。然而,在这片陡坡上,人走着都得小心滑下去,何况宋海盟他们还要将逆变器搬运上去。上午10时,刘伟、张晓煜、王胜等几人组成的先锋队用粗绳固定在逆变器上端采用前拉后抬的方式,一步一步往上挪。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随着“合闸”的指令,逆变器发出正常运行的嗡鸣声,大家坐在地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六月之初,沽源的天空还未被连绵的雨云笼罩,但场站运维团队早已嗅到汛期的气息。在河北省沽源县大苟营村,双爱光伏电站外围西北低、东南高,每年暴雨时,湍急的水流总会冲刷围堰、淤塞排洪沟。这一次,他们决定“赶在洪水前面”。

  场站值班长唐春雷带着韩智博、苏晓军、王海东,一脚泥、一身土,从东南到西北疏通沟渠、加固围堰,在箱变基础周围筑起围挡——他们知道,这些“看不见的准备”,恰是光明背后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这一回的雨,下得又急又猛。7月25日起,持续三天的强降雨就像天漏了一般,原先修缮的围堰多处被冲蚀,光伏区北侧的低洼地很快成了一片水塘。双爱光伏电站立刻组织党员抢险队——没有犹豫的时间,他们扛起沙袋、拎起铁锹,冒雨冲向薄弱区……他们在雨中相互配合,浑身湿透,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面对汛情,三峡能源河北区域各场站积极运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实时跟踪气象与水情变化,与地方政府、气象部门紧密联动,确保预警及时、决策科学、处置高效。同时,全面加强设备巡查和维护,重点排查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缆线路等关键设备,清理排水沟渠,保障排水畅通,在各场站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们率先站出来,冲上去,组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极端天气守住供电线,没有平坦的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守。“度电必争”争的不仅是电量,更是对每一缕阳光、每一阵清风的珍惜,对每一份责任的担当。截至目前,三峡能源在京津冀地区已投产新能源电站21座,总装机规模近200万千瓦,日平均发电量超900万千瓦时,那些浸透工装的汗水、沾满污泥的双手,最终都点亮了万家灯火。

浏览次数: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7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