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广播电视台】1500吨“巨无霸”导管架在阳江海域竖起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9日

分享至:

  25日上午,记者跟随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乘坐风电运维船,到达沙扒渔港约15海里的海域,见证了“宇航58”起重船,吊装海上风电“巨无霸”——升压站基础导管架的施工过程。

  考虑到出海的环境条件,我们计划乘坐风电运维船,从距离三峡沙扒风电场约30海里的海陵岛闸坡渔港出发。上午八时,我们到达闸坡渔港。天下起了大雨,我们穿上救生服,冒雨登上海上运维船。运维船以10节左右的船速驶向目的海域。

  上午十二点,运维船抵达目的海域,靠近“宇航58”起重船,工作人员迅速在两船之间搭建起钢梯,让我们登上“宇航58”。天又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进屋内避雨,但是甲板上工人们仍在冒雨作业。不一会,天空放晴。项目承建方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生产经理斐立勤告诉记者,去年7月19日,项目管理组开始进场了解海域和风场的情况。今年3月,“宇航58”起重船从江苏南通开到阳江海域,4月正式进行施工,共有14艘大大小小的船舶、10个配合单位、160多人在现场作业。目前,已经完成两个风电机位的基础桩以及1个风机导管架的安装。今天进行的是升压站的导管架吊装。

  斐立勤介绍,升压站基础导管架的吊装过程与风机基础导管架的吊装过程相反。首先,把长30.5米、宽26米、高47米的升压站基础导管架放在既定的海床面上,不入泥。然后,把四根直径2.8米、长83米的钢管桩依次插入导管架预留的孔,再使用“孟克1200”重锤把钢管桩打入海泥73米,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升压站基础导管架的吊装。由于南海海域复杂,施工起来难度不小。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生产经理 斐立勤: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昨天晚上到现在,24小时之内,我已经经历了从3级到7级的风。风向是从东北到南,所以对我们船舶的配置要求比较高,而且对现场的把握,咱们看到我们现在为什么要移船,就是因为风性没有主导方向,所以海况的因素对施工影响比较大。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 藤华灯:面对海况,我们只能要求我们选用更大的船机设备。另外,在人员经验方面,我们公司也是江苏地区抽调了很多过去做过海上风电的人员过来,特别是管理人员,他们具备很足的海上风电建设经验。

  据了解,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总容量为30万千瓦,拟安装55台5.5兆瓦风机,场内建设220kV海上升压站,是全国水深最深的项目之一,采用目前国内最大的四桩导管架基础和全球最大的单桩基础。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 倪道俊:我们新研发的筒型基础也是国内第一个,漂浮式基础的应用也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我们海底电缆长度也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几个项目之一。我们三峡集团未来将在阳江建设千亿级的海上风电基地,这将带动阳江风电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各海上风电供应商对阳江的投资,加大阳江区域的海上风电发展的步伐。

  记者手记:到今天,记者已经走遍了目前阳江沿海海域开工建设的中广核南鹏岛风电场、中节能南鹏岛风电场、粤电沙扒风电场、三峡新能源沙扒风电场4个风电场工地,深深感受到了阳江海域正在掀起的蓝色大会战的热度。记者憧憬,在不久的未来,在这些海域,一排排整齐的“风车”转动的画面,该是多么的壮观!

浏览次数: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7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