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三峡能源获IPO批文,资本市场迎来又一新能源“巨头”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0日

分享至:

  近日,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开发、投资和运营的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峡能源”)IPO获批文。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控股的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1189.8万千瓦,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总资产超1400亿元。

  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力行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发电量及用电量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电联数据,我国近年来电力装机增长显著,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由2008年末的7.9亿千瓦增至2020年9月末的20.8亿千瓦。

  从需求端看,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全国人均用电量5,161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732千瓦时。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5.5%、4.5%、3.4%和4.7%。

  其中,风电和光伏在“十三五”期间得到持续发展。据财信证券研报显示,装机方面,2016-2020年,全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6.98GW,风电累计新增装机138.81GW。发电量方面,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量2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5%。

  业内人士表示,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增加刺激了风光发电的需求,有利于增加行业整体收入,进而增加业内公司利润。

  这一点从三峡能源的营收数据上可以体现出来,三峡能源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其中风电营收比重在60%左右,太阳能在40%左右:

  在全社会用电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公司营业收入自2017年的678,085万元涨至2019年的895,664万元,涨幅为32.09%,呈现逐年稳定上涨趋势。

  随着2030 年“碳达峰”与 2060 年“碳中和”的具体举措,国家战略和明确的量化指标、时间安排,将加速“十四五”期间电力清洁化进程。

  据财信证券研报,“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光伏的新增发电量对全社会新增用电量的贡献率将接近40%,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为20361.98亿千瓦时,同期风电和光伏的新增发电量为7777.5亿千瓦时,对全社会新增用电量的贡献率为38.2%,相比2019年提升15.47%。

  在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叠加“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背书,风光等清洁能源有望快速扩大其发电份额。

  从二级市场风能、太阳能上市公司情况来看,我国风、光等清洁能源的头部公司,如大唐新能源、龙源电力等多在港交所上市。

  从总资产的情况来看,A股尚缺千亿级别风能、太阳能公司,即将登陆A股的三峡能源总资产最高,为1424.54亿元;其次为太阳能和节能风电,分别为391.54亿元和330.84亿元,从体量上看,已上市相关公司与三峡能源不在一个梯队。

  从营收和净利润情况来看,处于第一梯队的三峡能源2020年营业收入为113.15亿元,净利润为39.2亿元,分别高于排在第二的太阳能60.1亿元、29.01亿元,领先优势较为明显。从成长能力来看,三峡能源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营收实现同比增长26.33%,三年复合增长率也有18.61%,高于大多数同业公司的成长表现。

  三峡能源的高营收与其市占率情况密切相关,据三峡能源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实现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689.88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662.57万千瓦;实现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容量 477.14 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 435.25 万千瓦。公司风电、光伏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且市场份额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339464&user_id=90191&source=wechat_friend

浏览次数: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7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