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技术】守护红松故乡上的“绿巨人”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

分享至: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腹地,被誉为“红松故乡”。群山起伏、林海苍茫、林荫清凉,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是建设风电场的好地方。

  

  图一 伊春美林风电场

  2012年,一群怀揣着“追风”梦想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建设新能源项目——伊春美林风电场。54台“绿巨人”矗立山巅,桨叶随劲风转动,生成的绿色电能送往千家万户。截至目前,累计输送清洁电量超10亿千瓦时,相当于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9月14日清晨,设定6时20分的闹钟嘀嗒作响,按下停止键,打开工作的“启动键”,一天的运维工作在此刻开始。

  

  图二 召开班前会

  “中控室集合,班前会开始啦!”值班员肖振宇说。班前会是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值班人员会从中央监控平台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向全体人员进行汇报,由值班长根据工作内容以及运维人员精神状态合理部署一天的工作任务。上午,张岩作为运维班组二值的副值班长和值班员肖振宇按照工作安排开展台变巡检工作,出发前安全员对他们进行安全告知和安全交底,布置工作前的安全措施。

  

  图三 巡检台变

  风机大小故障不过夜是风电场严格执行的规定。11时50分,张岩与肖振宇正在往返于台变之间进行巡检,突然,中控室值班人员电话打来,通知他们45号风机后台报变桨安全链故障,回来取工具前往故障机处理。

  

  图四 后台查询风机故障记录

  他们立即驶车返回到升压站,此时已到中午吃饭时间,快步走进食堂。“叔、婶,中午饭我跟小肖不吃了,给我们留饭吧,45号风机离的远,处理完故障回来再吃。”张岩转身走向中控室,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完成一系列检查,查看风机监控后台报警信息、查看电气图纸、分析故障原因……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张岩预判是超级电容NG5损坏,可能需要更换。

  

  图五 轮毂内更换NG5

  他们分工明确,一人开具风机工作票、一人收拾工器具和备件,迅速完成故障处理前的准备工作,驾车抵达45号风机,双方进行唱票复诵,做好安全措施后,爬上75米高的风机轮毂里,排查故障点,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与预判结果如出一辙,并熟练地完成超级电容NG5更换。19时10分,机组恢复运行。

  “看到风机恢复运转起来,我内心还有一丝小骄傲呢。”张岩微笑地说。忙碌了一天,吃上厨师夫妇做的热腾腾的饭菜,跟家人通上视频电话,一天的疲惫得到了舒缓。

  

  图六 张岩与家人视频通话

  从风电场并网运行那天起,运维班组这群铁骨铮铮的“小伙子”摇身变成守护“绿巨人”的卫士,从此便扎根在大山深处。

  

  图七 五花山景色

  他们一年至少240天与风机相伴,即便“山下是家”也不回,因为守护每一座风机,“每天早、中、晚三次升压站设备巡检是铁打不变的任务。”张岩说,他们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无人机等智能助手开展巡检工作,时刻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即使升压站设备巡检一次30分钟,全站台变巡检一次6小时,全部风机巡检一次8小时,他们都坚持一项项检查,丝毫不懈怠,当遇到极端天气时,增加巡检次数,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图八 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夜间巡检

  “十年一晃而过,记得当初我怀着对新能源事业的美好憧憬和满腔热血入职三峡能源,选择了伊春美林风电场,因为这座城是我长大的地方,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为家乡新能源发展做出一些贡献,我感到很自豪。”张岩说。

浏览次数: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7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