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爱党 兴企力行 | 第22站:党史故事大家讲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8日

分享至: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序开展,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甘肃分公司积极开展“党史故事大家讲”系列活动。

  党史故事一:西路军的故事

  1936年冬,由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总部及所率之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和骑兵师、妇女独立团、教导团等部共计21800多人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为打通国际路线,为策应河东红军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顾全大局的精神和血战到底的气概,与国民党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的十几万凶悍之敌进行了历时半年之久、大小80余阵之多的浴血苦战,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西路军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甘愿为国家民族牺牲一切的伟大品格,展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血脉与传承,展现了中华民族内在的向心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讲党史活动,加深了全体党员群众对党史知识的学习和感悟,激发大家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昂扬姿态投入各项工作,为国家新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党史故事二:渭华起义的故事

  渭华起义纪念馆坐落于陕西省渭南市高塘镇,这里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早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起义之一,在全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927年4月12日、7月15日,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决裂,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的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26日,陕西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西安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在会议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土地革命的政纲之下加紧农村的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1928年5月11日,许权中、唐澍、刘志丹率领部队向渭华地区进发,相继到达华县瓜坡镇后宣布起义,并在塔山建立总指挥部。他们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自己当家做主,建立苏维埃政权,渭华起义进入高潮。

  

  渭华起义点燃了工农革命的冲天烈焰,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陕西国民党当局决心扑灭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暴动,先后两次向渭华起义中心地区发动进攻,但均被西北工农革命军击退。1928年6月,刘志丹和唐澍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准备抗击敌人再次进犯的同时,做好工农革命军主力撤离渭华,转战渭北乃至走向陕北的准备。6月19日,国民党军三个师的兵力分成东、西、中三路向我军中心区高塘镇和塔山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东路之敌妄图切断我军进山的退路,工农革命军英勇迎战,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撤进南山。西路之敌从渭南县城出发直扑塔山,许权中率部队与十倍之敌展开激战,随后我军被迫撤退至箭峪口。6月20日,面对敌人不断增兵的强大攻势,军委会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命令部队当晚放弃阵地,唐澍、刘志丹率领大部退至洛南县两岔河和保安镇一带。7月初,工农革命军遭到军阀李虎臣部围攻,最后因寡不敌众,唐澍和李大德英勇牺牲,部队被打散,轰轰烈烈的渭华起义宣告失败。

  

  

  虽然渭华起义最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但这次起义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为创建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英雄辈出,我们要时刻牢记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弘扬革命精神。铭记历史,才能烛照未来,牢记使命,方能高飞远翔。

  党史故事三:安西战役

  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2.18万余人进入河西后,与国民党封建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部近12万人在千里河西走廊展开殊死拼战。1937年3月初,红西路军余部约3000人撤入祁连山康隆寺南石窝山一带,成立中共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分三路分散游击。

  之后便打响了我们今天党史学习内容的西路军最后一战——安西战役。

  1937年4月16日李卓然、李先念率领的红西路军左支队1300余人向西游击,经过三十多天爬冰卧雪,于肃北县大龚岔口走出祁连山,18日抵达肃北县石包城休整2日后,向安西进发,此时全队仅剩850余人。

  22日,左支队进至安西县城东南62公里的蘑菇台,西工委在河边一间磨坊召开了军事会议,制定了西进新疆的目标,为了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做出攻打安西城的决定。

  24日,进抵县城南十工村作攻城准备。夜半,西路军分两个梯队开始攻城,战斗一打响,就遭到敌驻安西部队刘呈德团炮火的猛烈压制,这才发觉敌增援部队已据守安西城。为了避免部队遭受更大损失,李先念和程世才交换意见后,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随即向城西南2公里的王家屯庄转移。

  25日拂晓,敌军以少部兵力守安西城,大部分兵力出击,将驻守五营村、王家围子的红军包围。红军紧闭寨门固守,敌人多次发动强攻,搭云梯爬寨墙,用山炮和迫击炮向庄院围寨轰击,均被红军击退。天黑后,红军迅速向四工方向撤离。

  在攻打此次安西县城的战斗中,200余名红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英勇牺牲。

  

  26日凌晨,左支队经过一夜急行军,刚到达距安西县西湖乡城北村西北约34公里处的白墩子,马步芳的步骑兵又接踵而至。左支队只能撤到白墩子外围,依托自然形成的沙岭,构成简易工事,对敌展开阻击。利用击退敌军的间隙,且战且走,黄昏时分,左支队余部近600人退至白墩子25公里外的红柳园,与尾随追来的敌骑展开最后一场血战,红军指战员以大刀、长矛、枪刺与敌肉搏拼杀,边打边走,激战3个多小时,虽毙伤敌官兵60余人,但自身伤亡200余人。激战中,西路军敌工部部长曾日三(军级)和红30军89师参谋长刘雄武、政治部主任陈智才等1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当晚,红军指战员趁天黑分散突围,向戈壁深处转移。

  4月底,400余人陆续抵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在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的迎接下于5月4日转赴迪化(乌鲁木齐),结束了悲壮的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精英,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重温西路军的艰辛历程,大家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来之不易,一致认为,基层党员在戈壁滩上要继续发扬红西路军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努力在设备检修、日常巡视及消缺等工作中各司其职,当好“两票”管理“志愿者”、做好现场消缺“排头兵”、干好技能培训“讲解员”,查短板,抓整改,助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国三峡“两翼齐飞”贡献力量。

浏览次数: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7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