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站:乌鲁木齐第一党支部
——让兵团精神代代相传
探寻革命精神,永葆初心本色
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
新中国是怎么来的?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面对这三个问题,让我们一起乘坐历史的列车,跨越时空,寻找革命精神,重回72年前那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见证一支具有双重职能的新型部队,如何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并给新疆人民带来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
革命的星火在这里点燃
第6站 ★ 新疆
故事简介:既能打硬仗,还能种田地
王震是毛泽东非常信任的战将。1949年,王震率领10万官兵进军新疆,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屯垦戍边”思想,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与剿匪活动。新疆远离内地,想要在这站稳脚首先得解决粮食问题,从内地大规模运粮过去显然不现实,只能靠部队自己解决。而王震率领的部队能长途奔袭,又能打硬仗,还能耕地种田,成为一支独特的又战斗又生产的部队。这样,就为解决屯垦“一代而终”的历史难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经过王震将军的领导,新疆实现了和平解放并逐步进入稳定期。
薪火相传
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尤其在新疆,今天的我们,面对那些涉疆谎言,依然需要我们永葆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的发扬革命精神,汇聚起三峡新能源在疆发展的强大力量。
传承革命精神 汲取前行动力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戈壁大漠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昔日的亘古荒原
因“三峡人”的到来
早已被风机叶轮和光伏面板所覆盖
其中,有这样一支队伍
乌鲁木齐第一党支部
所辖各部门汲取并弘扬着革命精神
项目开发部汲取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
和抢装潮等不利因素下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突出工作重点,扭住关键环节
不断加大资源获取力度
新疆分公司装机规模逐年攀升
党建与人力资源部汲取甘于奉献的精神
面对新疆地区3次疫情
多名党员及青年职工
参与到当地社区志愿服务
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工程管理团队汲取艰苦奋斗精神
在戈壁荒滩斗严寒、战风雪
抢抓施工窗口期
全力解决风电设备紧缺
运输困难、主吊资源稀缺
作业面交叉严重及抢装潮等难题
布尔津项目、胡杨河项目、北塔山二期
在年内如期并网
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
还有综合管理、合同法务
他们齐心协力、勇于创新
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为三峡新能源在疆发展赋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