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珍稀鱼类种质资源库(以下称:资源库)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特别是对珍稀濒危物种而言。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中心全面提速对珍稀特有鱼类种质资源库建设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活体库、标本库、组织库、细胞库、精子库、核酸库及信息库7大子库,为中心各项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在资源库展示和样本管理方面存在展示度不高、检索效率较低、管理水平不足等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资源库信息化展示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中心开展了资源库管理及检索系统开发相关工作,以期实现资源库的科学管理和对外展示,促进资源样本的有效利用和科研交流。
图为资源库检索系统首页
目前,资源库管理及检索系统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在本地上线。系统目前包含简介、资源库、数据检索、数据平台等12个板块,从不同维度呈现了种质资源库组成架构、样本存储结构、未来规划、人员管理等情况。该系统实现了较为便捷的样本查询功能,为科研样本的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为活体库页面
图为样本检索页面
图为资源库数据平台
未来,生物多样性中心计划建设长江珍稀鱼类资源库“三库四平台”(“三库”包括:野生活体资源库、养殖活体资源库和离体资源库;“四平台”包括:野外资源调查信息平台、养殖资源信息平台、离体资源信息平台和遗传信息平台)的完整资源保存体系。资源库建成后将保存包括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等百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活体和离体资源,成为重要的野生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活体、离体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和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信息的标准特色自然科技平台,同时中心还将逐步完善资源库管理和技术规范,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使其成为支撑湖北省乃至全国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撑和示范平台,为推动我国在珍稀濒危鱼类方面的研究水平,增进国内外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资料提供:王彬忠 / 撰稿:叶孜 / 审核:杨元金)